体育版权三年战事:冒险者已阵亡,幸存者未止戈

两年前,体奥电力总经理赵军参加中超信号制作及版权招标会,口袋里装着三个信封,分别写着70亿元、80亿元、95亿元。在最后的招标阶段,她打开了写着80亿元的信封,这个数字“碾压”了出价40亿元的央视和出价43亿元的五星体育。

第二天,外界就给赵俊起了个外号叫“八亿姐”。

以80亿的惊人出价,体奥动力拿下中超5年独家版权。这一幕,只是近三年来中国体育版权争夺战的血腥场面之一。战场会更加残酷,直到有人倒下。

各位玩家逐渐意识到,不惜一切代价购买版权只是一场盲目的疯狂冒险,毕竟这是一个以赚钱为重点的生意。烟花过后,乐视体育轰然倒下,而随之而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改变了中国体育版权的格局。

如今,受困于足协新政和运营压力,体奥动力正谋求将中超版权由5年延长至10年,同时接手苏宁巨力体育的广告业务;高价收购了几乎所有足球版权的苏宁,为消化版权成本,已找到当代明城、新影成立合资公司分销手中的版权;英超版权被苏宁拿走的新影体育,正筹划注入上市公司当代明城以求生存……

“现在的情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是竞争关系,但激烈的竞争之后,出路还是需要互相寻找。这样的局面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版权的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媒体平台来体现。”赵军告诉腾讯财经《主力电影》。

目前,顶级体育赛事版权全部售出后,市场上只剩下CBA和欧冠两大版权等待买家。在乐视体育缺席的情况下,只剩下腾讯体育和苏宁巨力体育两大新媒体平台。赶上市场低迷的两大版权处境尴尬。

腾讯财经《主力电影》获悉,曾预计5年卖10亿美元(约合66亿元人民币)的CBA版权,可能一年只能卖2亿元。而之前被部分球员开出3年3.8亿欧元报价的欧冠版权,目前仍流落在市场上无人认领,原因是资金难以出境,买家无力消化。

短短三年,崛起之迅速,没落之突然,中国体育版权的故事又重新开始讲述。

用拳头战斗,直到乐视体育倒下

“2014-15赛季中超的版权费才800万,加上人工成本才1500万,当时我们可以拿到3500万的广告费。如果中超版权是3000万,我们毫不犹豫就买了,如果是5000万,我们也会买。但如果到了5个亿、10个亿,就完全没有商业价值了,没有任何回报的机会,非常危险。”2015年初被任命接手新浪体育业务的魏江雷这样形容当时的惨烈场面。

不过,市场从不缺乏积极进取的玩家,比如当时成立不足三年的乐视体育。

生逢其时,乐视体育展现出对顶级赛事版权的野心,收获版权多达310个,其​​中独家版权比例达72%,既有中超、亚冠、12强赛、欧冠、英超、德甲、意甲、法甲、ATP、CBA等顶级赛事版权,也有高尔夫、格斗、赛车等小众赛事版权。

帮助乐视体育拿下上述版权的运营者,正是2014年底从新浪体育跳槽的于航。

两年后,在回顾当初的版权策略时,于航告诉腾讯财经《特写》,在体育行业,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显性指标,就是在体育传媒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乐视体育刚入行时,不可能像万达那样买国外IP,头部版权也有自己的主人,所以先从小蓝海赛事领域入手,买一堆自行车、棒球、高尔夫等版权,形成量化规模,再去争夺头部版权。

不得不承认,版权故事赢得了资本的青睐。随着大手笔拿下版权,乐视体育的融资规模和估值也水涨船高。2016年B轮融资前,该公司刚拿到中超联赛两年版权,原计划融资30亿元,但最终轻松拿到80亿元,融资后估值215亿元,较11个月前的A轮融资上涨逾7倍。

当时,整个体育行业都陶醉在被誉为“中国体育产业历史性突破”的“国发46号文件”中,2025年5万亿的市场规模激发了资本丰富的想象空间。体育版权尤其如此——“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除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外,其他国内外体育赛事均可由各电视台直接购买或转让。”此前,大型赛事的版权价值一直被国家电视台央视的长期垄断所压制。

顶级体育版权相当于这场疯狂游戏的入场券,版权价格犹如一匹失控的野马,这场战斗中的两大核心玩家乐视网和苏宁网也在游戏中互换位置。

当时顶级版权分属不同公司,乐视相继抢下亚冠、中超、意甲、法甲版权,新英伦手握英超版权,NBA等资源则归腾讯体育所有。被逼到悬崖边的苏宁孤注一掷,以2.5亿欧元的天价抢到了西甲5年独家版权这根救命稻草。

一个细节足以证明苏宁与乐视之间的竞争有多么激烈。

2016年8月17日聚力体育直播中超,乐视体育CEO雷振建、于航等高管在朋友圈暗示将“史无前例地集齐‘欧洲五大联赛’”。但第二天,苏宁突然改变主意,决定不给乐视体育分销聚力体育直播中超,继续独播西甲。尽管其西甲运营不力,经营压力很大。懒熊体育援引PPTV体育前总经理周亮的话称,“PPTV受到了苏宁高层的压力,高层觉得丢脸了”。

版权之争最激烈的时刻已经到来,2016年11月,苏宁斥资7.21亿美元拿下英超联赛三年版权,直接导致新英伦借着传信集团这个壳在港股上市的梦想破灭。

“苏宁收购英超,意味着整个市场的版权竞争已经结束,大家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再这样竞争了。”一位多次参与版权谈判的体育高管表示。当时,乐视运营中超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刚刚结束。从商业逻辑上看,这个赛季无疑是失败的——中超联赛版权花费了13.5亿,却只投入了5000万,导致一年亏损13亿。乐视后来的掌门人孙宏斌甚至直言:“你们这样做,疯了。”

乐视体育渐渐显露出疲态,其B轮融资的近一半(约40亿元)被贾跃亭借走后,因无力支付版权费而丢掉了中超和亚足联的版权。虽然乐视体育想继续转播中超,但即便将版权转让出去,一位接近乐视体育高管的人士向腾讯财经《专题片》透露:“高管们找贾跃亭谈收购中超,最后差点被贾跃亭‘踢’出办公室。”

版权格局瞬息万变。2017年3月左右,苏宁从体奥手中接过中超联赛和亚足联赛事的版权。次年4月,苏宁又以2.5亿多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甲联赛五个赛季的版权。

至此,乐视体育垮台后,苏宁已统一国内外顶级足球版权,并与几乎垄断篮球版权的腾讯体育一起,成为版权市场仅有的两大体育新媒体平台。在经历版权市场的大起大落后,最大的悬念是CBA和欧冠能卖多少钱?

战乱之后,三国争霸,群雄并起。

2017年7月18日晚,正在美国华盛顿出差的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没有出席2017中美企业家峰会欢迎晚宴,提前飞回国。当晚,中国社科院专家白岩松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中表示,一些企业非理性的海外投资“本质上是资产转移”,节目中恰好提到了苏宁斥资2.7亿欧元入股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中国体育版权市场主要买家已经历四轮洗牌

虽然后来被证明是误伤,但苏宁在体育产业的大手笔动作,还是引发外界对体育产业如何提升主营零售业务,甚至与金融、投资、文创、地产等板块协同发展的质疑。对此,苏宁并未回应腾讯财经《主力电影》的问询。

“苏宁正坐在火山边缘。”上述体育行业人士担忧地表示。

该人士在腾讯财经《主力片》中分析,巨力体育过去5年在运营版权上要投入近200亿,资金层面应该没问题,毕竟有苏宁的支持。“5年后至少要赔50、60亿,最后能带来什么产出?能形成一个靠赔钱孵化出来的付费市场吗?如果到时候赚钱没希望了,下一个周期版权价格可能涨到400亿,到时候怎么办?”

2017年初苏宁战略发布会上,张近东表示,在文化创意、体育、视频业务以及足球俱乐部运营等领域,国内尚未形成独立的盈利模式。

一位接近苏宁的高层人士向腾讯财经《专题片》透露,苏宁云业务稳定下来后,张近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体育业务上。“现在我经常上PPTV官网看比赛,各种体育赛事。有时候演播室效果不满意,我会直接打电话询问。”

事实上,苏宁已开始在公司内外部进行一系列变革。

就媒体内容线而言,PPTV巨力体育已从文化创意事业群拆分至新成立的体育事业群,由苏宁集团CMO卜洋负责管理,曾刚为实际负责人,巨力体育全平台的广告招商业务则由体奥动力副总裁张鹏负责。

腾讯财经《主力电影》获悉,拖延已久的苏宁体育资源推介会将于今年10月举行。除了苏宁接手体奥动力持有的中超、亚足联版权外,苏宁还正与体奥大股东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洽谈,买断其所持56%股权,长期锁定中国足球版权资源。不过,该交易尚未完成。

赵俊告诉腾讯财经,现阶段公司最需要做的是和足协沟通如何把中超版权长期可持续地运营好,同时公司也在尽力帮助媒体平台实现版权变现,“如果现在不千方百计帮媒体平台赚钱,以后我们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单一体育版权固然能吸引用户,但在商业变现方面压力巨大。为此,苏宁还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拟将旗下欧洲足球版权全部以8折注入合资公司,由新英体育进行分销,前提是巨力体育的转播权优先。

然而令市场疑惑的是,乐视体育退出天价版权争夺后,体育版权领域只剩下苏宁和腾讯两家新媒体平台,一向谨慎理性的腾讯对足球版权究竟有多大兴趣值得怀疑。

腾讯财经了解到,苏宁巨力体育已开始尝试会员付费模式,其App下载量突破千万,近期又签下数个广告大单,给了苏宁内部员工极大信心。

除苏宁外,版权竞争初期就签下NBA、FIBA等篮球独家版权的腾讯体育,近两年并未高价跟进版权,而是在深耕IP运营。目前,众多版权中,仅有NBA赛事版权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其他版权均处于亏损状态。

“腾讯最近签了不少版权,我们觉得挺后悔的,其实我们应该参与的,因为整体来说,现在的版权价格比巅峰时期低了很多,差了3到5倍。”魏江雷说。

腾讯除了垄断了除CBA之外的所有篮球独家版权,在国际足球版权资源上也不甘示弱,欧冠、英超、意甲、法甲等均在手,还拥有NBA、NHL、NFL等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赛以及法网、温网、美网等赛事的独家版权。相较之下,腾讯体育无疑是市场上版权最丰富的新媒体平台。

对此聚力体育直播中超,腾讯体育运营总经理赵国臣表示,很多版权方来晚了,对中国市场期望很高,但现在中国体育市场回归理性,需要告诉他们,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体育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是慢慢积累的,就像赛事IP一样,也需要培育,“现在不是一蹴而就,价格合理就买,不合理就不买,纯粹是商业逻辑,有当然最好,没有就再等等。”

乐视体育原总裁张志勇评价称,腾讯体育最有可能成为体育传媒行业最强势进入者,这是由消费趋势和公司基因决定的,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

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当代明城的实力不俗,在拥有上游俱乐部、中游场馆+经纪+营销后,收购新英体育将弥补当代明城在体育产业内容平台的短板,而与苏宁在版权分销方面的合作也让这笔收购充满想象空间。

一位资深体育版权专家认为,苏宁主打足球版权,腾讯拿下全部篮球资源。未来体育传媒仍将是寡头垄断的游戏,一家公司独霸市场并非不可能。如果公司发现垄断市场后能赚钱,那么暂时缺席的优酷、爱奇艺、新浪、暴风等平台玩家也有可能加入进来。

“这个业务能不能成功,是未来三五年的事情。到时候版权就到期了,至少我们能看清楚一个更清晰的业务轮廓。”他对腾讯财经的《正片》说。

标签: 中超 苏宁 苏宁足球 乐视中超 乐视体育